Wednesday, November 27, 2013

棒子



校园选举,长江后浪推前浪;老人下,新人上。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:如何使新人接上这一棒。新人说:“不必谈我们怎么接棒,倒要看看老人怎么交出这一棒。”把棒子的问题丢回给老人。关键点有3个:

             从感觉上来说,老人肯不肯交出这一棒
             从技巧的角度,老人会不会交出这一棒
             从棒本身来说,老人交出怎么样的棒子

老人会不会不但不把棒交出来,还在新人头上打一棒?老人从死人手中接下棒,开始承先启后的工作。由于老人们身世思想各异,棒子也有所不同。

第一种老人拿着“莫须有”的棒子。顾名思义,这种老人什么也没有,只会装糊涂。他们永远不会退化,因为从来没有进化,度十年如一日。这一群老人,被人称为“老不死”。他们其实也想交出些什么,但自己妙手空空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
第二种老人拿着落伍的棒子。这种老人最耐人寻味的地方不是落伍,而是落了伍却不承认。落伍是当然的,但死不承认就是顽固了。越是在新人时代前进的人,老后越是变得顽固不化。老人眼昏耳聋,走不动了,还要嫉妒新人,说新人不行,倚老卖老,滑稽十足。

第三中老人最可爱,他们拿着不肯放手的棒子。老人对死亡恐惧,不愿看到任何东西离他远去。因此一成为老人,就会贪心又小气。老人舍我其谁的自信,总觉得天下没他不行。拿着棒子,一来新人看了羡慕,二来增加自我安全感,最重要的是,新人不合意,他能索性给新人吃一棒。于是孔子也忍不住劝老人“戒之在得”,交出棒子,回去歇歇吧。但老人说,“他们以为我老得就快死了。看吧,等他们全死了,我还活着。”

新时代的老人,充满正常的舐犊之爱,虚心向新人学习。也许老狗学不会新把戏,但也不展开倚卖术。然而,心急的新人看不惯老人慢腾腾地挡在前方,于是干脆想去强抢棒子。但奇怪的是,十次有九次都是失败下场,饱吃老人的棒子,还丢掉了接棒子的资格。可见老人有棒子在手,打起人来还是有力气的。

现在一般的情形,好像只有老人为新人的安排与教训,而没有新人自己的心声。不去分析新人的处境,不了解新人接受的教育,光指谪新人,其实是不公平的。老头子说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,其实老的一套只适合老家伙。新人应该有自己新的一套。但这是生命的悲哀,老人告诉新人一大部分没被新人体验过经验。老人虽然体验过了,对新人却没什么用。这时,新人如果发掘自己有价值的经验,一定会想:这个经验,老人压根儿没提过。由此可见老人的经验对新人的用处。

但是,新人也不能刻毒批评老人。老人里面如果有竖起脊梁,特立独行的皓首匹夫,还是值得新人学习。《宋史·晏敦复传》“况吾姜桂之性,到老愈辣。”老人应立身“教”而为新人“法”。谈到这里,新人忍不住反抗:有多少位老人肯听新人的话?有几位老人愿意谈谈接棒的问题?


新人和老人注意。病情已经指出来了,可是没有药方。答案不是没有,只是不应该只由新人或是老人提供。新人不要越俎代庖;老人不要自命不凡,那么传递下来的,才会是一根真正崭新的棒子!


改自:李敖《传统下的独白--十八:老年人与棒子》
http://www.tianyabook.com/liao/ctxd/018.htm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